3 月 31 日將是夏普共計 5100 億日元協調融資的還款期限,末日之說似乎就要變成現實。
夏普 2015 年 9 月末的手頭資金約為 1750 億日元。據大型銀行工作人員稱,為了尋求銀行的繼續支援,“必須有顯示正業盈利的營業損益的盈余”。但是,夏普 2015 年 4 月至 12 月期間的數字惡化卻一味惡化,形勢越來越不容樂觀。
夏普 6 日的股價為 118 日元,比前一天下跌了 4 日元。自從將 2016 年 3 月全期的預期營業利潤從 800 億日元下調至 100 億日元,2015 年 10 月股價跌破 130 日元大關后,呈現一路下跌勢頭,距離跌破 100 日元大關也不遠了。
據相關人士稱:“下調了 700 億日元還不到 3 個月,就又減掉了超過 200 億日元,就算被市場拋棄也毫無辦法了。液晶產業 4 月至 12 月期間的赤字高達幾百億日元,截至 3 月末前要獲得超過 200 億日元的利潤,達到 100 億日元的盈余很艱難。”
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在年初致辭時,還斗志昂揚地稱“全公司團結一致渡過難關,加快改革”,這位社長卻被報道是“對制造行業一竅不通的銀行的提線木偶”。
倉多慎之助稱:“支援重建的銀行正欲解體以液晶為首的產業,切開零售,盡量回收債權。市場相關人士也認為如此。同擁有半導體和核能等技術的東芝不同,要說夏普變賣液晶及復合機產業后還剩下什么,恐怕要打一個問號。”
收購液晶產業的候選對象有,由官民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出資的 Japan Display 公司、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等。報道稱,夏普曾向 KYOCERA 等日本各公司打聽有關變賣復印機和傳真機等復合機產業的事,但宣傳部的否定稱“沒有這樣的事”。
“時間拖得越久評價會越低,但因為變賣液晶產業的買方與賣方提出的價格相差約 1000 億日元,最終沒有達成協議。即便如此,高橋社長還只是口頭呼吁改革,根本沒有具體的復興辦法。很多社員都已經不抱期望了,開始稱‘干脆跌到崩盤從零開始最好’。”
《日刊現代》雜志稱,從現在開始到期末,將越來越緊張。